兒科藥事勿小視
兒科藥事勿小視
座談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用藥“成人化”、自行用藥、抗菌藥物濫用、缺少專屬用藥標準等一直是兒童用藥面臨的問題。這也不僅拖慢了兒科藥事管理前進的步伐,也造成了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藥錯誤率都高于成人。
為此,4月16日,一場有關兒童呼吸疾病科學診療與合理用藥的專家座談會在海南召開。與會專家就兒童用藥管理困境、抗菌藥物在兒童呼吸疾病領域的應用、霧化治療方案選擇等話題展開討論。
兒童抗菌藥物濫用尤為突出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藥劑科主任張順國介紹,該中心曾參與上海地區兒童用藥不良反應情況統計工作。統計結果顯示,0歲~18歲未成年人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占一半。
“呈現出強度高、種類多及廣譜類藥物、注射用藥、新型藥物占比高等特點,導致兒童抗菌藥物耐藥率逐年增長?!睆堩槆硎?。
這些特點在兒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中更加顯著。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教授陳德暉比較了我國與北歐部分國家之間的用藥區別。其中最顯著的區別是,北歐國家慣用頭孢一代和二代抗菌藥物,而在我國,兩者的使用率只有7.8%。
“我國醫生慣用頭孢三代抗菌藥物,例如阿奇霉素?!标惖聲煴硎?,用三代頭孢相當于“殺雞用牛刀”,容易引發耐藥。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用藥呢?對此,張順國認為,正確的診斷和明確病原體是關鍵。
兒童哮喘首選吸入性激素治療
在兒童呼吸疾病中,因引起咳嗽或喘息的疾病較多,且哮喘的診斷缺乏特異性檢查手段,哮喘確診難度較大,無法做到對癥用藥,導致反復發作。
我國2000年開展的哮喘發病率調查結果顯示,有90%的哮喘患者曾用過抗菌藥物治療。而在以往未明確診斷的哮喘患兒中,近半數患兒曾被懷疑患有哮喘或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
“由病毒誘發的哮喘,不需要應用抗菌藥物,而抗菌藥物針對的是細菌感染,因此抗菌藥物對病毒誘發的哮喘治療無效?!敝袊t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小兒呼吸科教授尚云曉說,不恰當地使用抗菌藥物,使氣道敏感度增高,增加患兒負擔,也導致哮喘反復發作。
調查顯示,90%的哮喘患者住院次數1次~5次,10%的哮喘患者住院次數6次~10次,2.2%的哮喘患者住院10余次。
“哮喘治療難度大,主要就難在需長期預防發作。一旦哮喘急性發作危害非常大,甚至危及生命。”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郝創利表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及時有效的救治藥物之一。
尚云曉建議,在兒童哮喘急性發作期可以短期、大劑量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來控制病情。多項臨床研究結果表明,丙酸氟替卡松具有強效抗炎作用,療效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局部口腔念珠菌發生率低,副反應小。
2017年9月20日,丙酸氟替卡松上市,用于急性期治療。郝創利認為,丙酸氟替卡松的療效已經被臨床驗證,“建議爭取長期用藥,急性期足量用藥,長期控制適量用藥。”
兒科藥事管理需更大“舞臺”
采訪中,專家們還表示,導致兒科不合理用藥情況尤為嚴重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適合兒童劑量、口味的藥品太少,兒童用藥只能通過人工分藥實現。
山西省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藥學與實驗中心主任王姝牽頭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58個抗菌藥物品種中,有兒童適應證的僅有9種,用法用量中涉及兒童內容的只有47種。
“兒童用藥缺少臨床試驗的證據問題,并不是中國才有,歐洲50%用于兒童的藥物沒有臨床研究和許可?!笔锥坚t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教授王育琴表示。
對此,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藥學部主任劉世霆分析說,適合兒童的用法用量及兒童喜歡吃、愿意吃的口味,需要開展相關研究,而藥品上市前研究往往不會增加兒童相關試驗,同時如果不能帶來額外的利潤,企業沒有原始動力。
而沒有適合兒童的藥物劑型引發的是一連串的負面反應,一是導致相關疾病治療指南缺乏兒童用藥相關內容;二是導致兒科的臨床路徑難以推行;三是導致在藥品集中采購中,兒童用藥往往被忽視;四是藥品上市后缺兒童人群使用情況再評價。
湖北省武漢市第三醫院主任藥師鄒吉利建議,應該讓兒科臨床藥師參與兒童用藥過程中,積極地發出藥學人員的聲音。
王育琴也深感兒科藥事管理的迫在眉睫:“兒科藥學服務要高質量發展,要先滿足兒童的個體化的診療需求,要先解決藥品劑量、用藥指南等問題,否則兒科合理用藥無從談起。”
“雖然兒童藥研發投入多、風險大、周期長,但我們多年來都一直關注兒童用藥市場,希望做一些有價值的事?!?億騰醫藥首席運營官黃偉東表示,目前億騰醫藥正在進行最新一代ICS霧化吸入技術從海外向中國的轉移,這將是第一款呼吸制劑地產化的原研藥。
據悉,此次座談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指導、健康報社與海南省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億騰醫藥公益支持。王育琴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主任王曉玲擔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