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正成為不婚、不育的主力軍,原因是什么答案就在父母身上
原標題:90后正成為不婚、不育的主力軍,原因是什么?答案就在父母身上
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婚戀觀念,過去人們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遇到了不合適的伴侶也不會輕易離婚。大家更是將結婚生子看作人生中的大事,仿佛沒有經歷過婚姻,自己就是不夠完整的。
在感情生活中委曲求全,只會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不少父母因為感情不和發生爭吵,也給年幼的孩子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寂靜的深夜,孩子們委屈地躲在被窩里,聽著父母互相咒罵毆打的聲音。
單純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情感方面的糾纏,他們只會發自內心的恐懼,想要搞清楚為什么要平日里溫和可親的父母會性情大變。父母不和諧的婚姻和日復一日的爭執,為這些孩子展示了婚后生活的全貌。
我們總是在他人身上積攢經驗,并逐漸了解這個世界的全貌。這些父母的孩子,恰好是極具個性的90后。這一代人生活在互聯網和電子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中,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
孩子可以憑借這些渠道獲取更多的知識,這也會讓他們變得更加早熟,對婚姻和世界產生屬于自己的觀點。以前人們對于另一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人長得普通,性格踏實能正常過日子,就算是不錯的選擇。
這種并不重視三觀或精神內在的擇偶方式,讓他們的婚姻總是危機重重。早熟的孩子或許無法理解愛情、婚姻的真諦,但情感細膩的他們卻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擁有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期盼的。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擁有美滿幸福的家庭,也希望父母能夠和睦相處。有時他們會理想的認為父母仍然是愛著彼此的,只是因為一時性情不和才發生爭吵。可現實總是殘酷的,這些孩子的父母沒有選擇立刻離婚,只是顧及自己身上需要承擔的責任。
每一個媽媽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哪怕已經對婚姻失望,對自己丈夫徹底死心,她們也會為了孩子繼續堅持下去。父母害怕自己離婚后,孩子會受不了家庭破裂的打擊,也害怕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缺陷。
沒有感情的兩個人繼續生活在一起,只會出現相看兩厭的情況,不斷放大對方身上的缺點,加速一段婚姻的破裂。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只想早日逃離窒息的家庭生活,這也就是為什么,90后正在成為不婚不孕的主力軍。
他們不愿意讓自己的后代過上像自己一樣悲慘的人生,思想更加開放的他們也更加重視個人的權利,只要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夠讓他們滿足。其實不僅是90后,他們的父母也在逐漸解放自己的思想。
每年高考結束后,各個地區的民政局都會排起離婚的長龍。那些看起來思想傳統的70后父母,也只是給自己定了一個孩子成人的時間限制。高考一結束他們就興高采烈的攜手離婚,共同迎接新的生活。
每個人都會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90后也曾向往愛情憧憬婚姻。言情偶像劇熱播的時間段,也恰好是他們生長發育、進入青春期的特殊階段。在這些影視文學作品的影響下,他們本該對婚姻和愛情充滿美好的幻想。
但父母破裂難堪的家庭生活,去完美的打破了他們所有的幻想。父母的每一次爭吵都是對孩子的詛咒,也在一點點磨滅孩子對婚姻的向往。父母不和諧的婚姻也會影響90后對異性、家庭、婚姻和孩子的看法。
接受了各種先進思想文化的90后,開始漸漸思考傳統文化對自己人生的意義。婚姻和孩子究竟意味著什么?一個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人,他的人生,他目前所做出的一切貢獻就是沒有意義的嗎?
豐富的知識儲備,可以讓他們站在更高的維度思考這個問題。很快聰明的90后就意識到,傳宗接代的壓力以及來自外界的評價,才是影響人們生育意愿的最大因素。同時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
他們無法體會到多子女家庭的快樂,自然也會失去對多子多福的執念,本不在乎將來要生育多少孩子。當然選擇不婚不育的他們無法體會到多子女家庭的快樂,自然也會失去對多子多福的執念,本不在乎將來要生育多少孩子。當然選擇不婚不育的90后,仍然需要面臨許多來自外界和家族長輩的壓力。
受到政策的影響,獨生子女已經成為家族的獨苗,傳統老人在更加看重他們的人生發展,甚至將傳言家族香火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可對于個性張揚的90后來說,他們非常討厭這種被道德綁架的束縛感覺。
他們不愿意承受婚姻和孩子帶來的責任與壓力,更想將這些時間和金錢用到自己身上,幫助自己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擁有這種想法的90后、00后會越來越多。只是想要將這種想法付諸于實踐,還需要更多勇氣與決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