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診療能否納入醫保官方回應!
原標題:“不孕不育”診療能否納入醫保?官方回應!
從去年5月31日頒布三胎政策以來,全國各地都落實了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
比如:加大醫保支持,推行基本生育免費;延長產假、配偶陪產假(護理假);增加產科、兒科醫護力量;推行彈性工作制,支持生育后重返崗位。
其實,除了以上配套措施外,很多人迫切希望得到的保障是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北京這么快就安排上了!
近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中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搜圖
編輯
北京醫保局官方通知
根據《通知》要求,今年3月26日新政策將正式落地,也意味著以后看不孕不育可以報銷醫保了。
16項輔助生殖技術中,需求量最大的就是試管嬰兒技術了。這個項目花費較大,檢查和治療單次的費用約在3.8萬元至5萬元之間,而且有半數以上的患者需要兩次或以上的治療才能成功。之前醫保不報銷的時候,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還是一項比較高昂的支出。
輔助生殖納入醫保以后,給許多想要生育“試管嬰兒”的女性,提供了更多支持。不過目前這項福利只在北京單地施行,北京也是全國首個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城市。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希望全國推廣,可以看出群眾的呼聲有多熱烈。
搜圖
編輯
搜圖
編輯
目前該政策適用于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非公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照執行。相關輔助生殖項目和定點醫院,如下圖所示:
搜圖
編輯
搜圖
編輯
其實,“不孕不育癥”一直都不在醫保的報銷范疇之內,而費用又極其昂貴,很多家庭不僅要面對很大的精神壓力,還要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
所以,此次《通知》將很大程度上減輕一些家庭的生育困境,是好事。
既然北京已經這么做了,小編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只是什么時候,暫未可知。
對于現在比較迫切的家庭來說,小編給大家提供一個辦法: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去北京治療。
這樣執行的是北京的醫保目錄,不過報銷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限額還是按照參保地得來,但異地就醫仍可以用醫保報銷一部分,省下一些費用的。
不僅如此,部分省市還有降低生育保險待遇領取門檻的舉措。大部分地區的生育保險領取門檻是“連續繳納生育保險12個月”,并且在生育當月生育保險也必須是在繳狀態。廣東省最新的《廣東省職工生育保險規定》取消了這一限制,只要在單位繳滿1月社保,下個月就可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還有部分城市,比如泉州、漳州和寧德等地,新參保職工生育保險連續繳費未滿12個月的,可以享受50%的生育津貼。莆田、龍巖、南平和平潭這些地區的新參保人員,如果生育保險繳納未連續滿12個月,也可以享受50%的生育醫療報銷。
去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中公布的舉措,可以看出國家對提高生育率,為兒童提供健康成長的條件等系列問題的重視。而從近半年來的動態來看,這些舉措都在一一被落實。
各地陸續修改了計生條例,完善生育休假和生育保險制度,包括延長婚假、產假、育兒假,提供育兒津貼,購房補貼等。國家還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的立法。之前大家總是吐槽當父母不用考試,但現在不一樣了,法律會監督父母成為合格的父母。
不僅是鼓勵生育三孩,而是普遍提高了育兒條件。
最后,前段時間#深圳首例非婚媽媽起訴衛健委爭取生育保險#的新聞,讓同為女性的小編深覺國家真正實現優生優育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搜圖
編輯
圖片不夠清晰更換圖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非婚媽媽是無法使用生育保險的,也就是說非婚媽媽在生育期間出現的治療費用,是無法跟已婚媽媽一樣得到應有的報銷。
生與不生是女性的個人權利,結婚證不應該成為生育報銷的前提,社會環境在好起來,女性的相關福利保障待遇也理應跟上時代的步伐,讓更多人有了更多選擇,才是真正實現了優生優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