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醫藥用他人“糞便”治病!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完成首例糞菌移植治療
原標題:搜狐醫藥 | 用他人“糞便”治病!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完成首例糞菌移植治療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202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醫護人員成功為一名炎癥性腸病患兒完成糞菌移植術,這也是北京兒童醫院完成的首例糞菌移植治療。
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李迪介紹,11歲的男孩陽陽(化名)2019年突然開始出現明顯的腹瀉、腹痛,來到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經會診考慮診斷為炎癥性腸病,先后給予生物制劑、免疫抑制劑等治療,疾病得到了控制。2021年,在常規檢查中發現陽陽合并了結核感染,呼吸二科專家給陽陽加用了抗結核治療。2022年春節剛過,陽陽突然出現高熱不退、劇烈咳嗽、活動耐力受限,就診發現雙肺彌漫分布粟粒結節影,診斷為粟粒性肺結核,收入呼吸二科給予五聯抗結核的強效治療,陽陽的結核得到了控制。
不幸的是,今年4月,陽陽再次出現腹瀉,每天大量稀水便,再次收入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治療。在禁食水的情況下,腹瀉量最多可達1900ml稀水便,考慮由于長時間應用多種抗生素,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繼發了腹腔感染和胰腺炎,但經多學科討論后,腹膜炎及肺結核也不能停用或減少抗生素治療。陽陽的嚴重腹瀉經多種藥物治療后仍未見好轉,治療舉步維艱。
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主任吳捷和副主任醫師王國麗決定為陽陽嘗試糞菌移植治療。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腸道菌群供源”,吳捷主任積極聯系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張發明教授,終于確定了腸道菌群供源。4月30日晚11時,委托專人乘坐高鐵由南京連夜護送腸道菌群供源順利抵達北京兒童醫院。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消化科醫護人員放棄休息,反復推演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反復推敲實施方案。5月1日-5月3日,在充分的術前準備下,由吳捷主任,王國麗副主任醫師,郭姝、郭景主治醫師和潘玉鳳護士長等組成的移植團隊共同配合,陪伴陽陽順利完成了3次糞菌移植治療。
糞菌移植治療后,消化科醫護人員對陽陽進行了嚴密的術后監測。術后第1天,陽陽出現了兩個月來第一次糊狀大便。現在,陽陽腹瀉癥狀明顯好轉,每天排0—2次糊狀大便,并恢復了部分腸內營養,繼續住院治療。消化科醫護人員早已把陽陽視作親人,看到陽陽病情好轉,全科醫護人員都歡欣鼓舞。
糞菌移植是指從健康人(供體)糞便中分離的菌群、病毒等多種微生物、食物分解消化后及微生物的各種代謝產物和天然抗菌物質等,通過特定方式注入到患者(受體)腸道內,以重建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腸黏膜屏障,控制炎癥反應,調節機體免疫,治療特定腸道內和腸道外疾病的一種特殊方法。目前糞菌移植可治療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慢性便秘、炎癥性腸病和腸外相關性疾病,如神經精神系統疾病(自閉癥、焦慮、抑郁癥和帕金森病)等。目前,國內僅有少數幾家醫院可以進行兒童糞菌移植術。
這是北京兒童醫院完成的第一例糞菌移植治療,標志著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在糞菌移植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消化科全體醫院人員也將繼續探索,努力讓更多患兒受益,為兒童健康保駕護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