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拼多多商品價格比其他平臺便宜?商家道出實情,你還會購買嗎?

文:桐影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行業迅速崛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人們的購物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消費形式之一。

而隨著網購越來越普及,購物軟件也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電子商務平臺包括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在消費者眼中,淘寶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商品種類多,京東則是物流快,而拼多多是出了名的便宜。
然而,但凡用過拼多多的朋友心中都有一個疑惑,拼多多上的商品為什么這么便宜?就好比說幾毛錢的東西,商家居然還包郵,大家寄東西的時候,郵費至少七八塊,難道商家都不賺錢的嗎?
薄利多銷
拼多多雖然是電商平臺之一,但與其他電商平臺有很大不同。相信用過拼多多的都應該對拼多多的拼團服務有所了解。所謂“拼團服務”,就是消費者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動員身邊的人一起團購東西。買東西的人多了,團友就能得到更多的折扣,消費者買的產品就會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
拼多多的產品價格這么低,那這個平臺是怎么盈利的呢?事實上,該平臺采取的便是薄利多銷的方式,通過低價吸引消費者,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雖然賺的利潤比較低,但是參與的人多了,自然而然提升了利潤,這一平臺就是借助價格優勢不斷帶動產品銷售,最終實現薄利多銷。
拼多多的商品運輸成本比較低
拼多多的大部分商家都和快遞公司簽了合同,他們寄出物品所用的運費要比普通人低很多,并且與一些小型物流公司進行合作,所以在運輸成本就相對較低,通過銷量來獲得利潤。這也是為什么購買商品時,盡管很便宜的商品也可以免運費的原因。
擁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拼多多自成立以來就進入了一個非常快速的擴張階段,與其他電商平臺不同,該平臺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發展中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在整合了大量資本后,平臺有能力給商家提供補貼,通過這種方式不斷降低運營成本,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該平臺。
而入駐拼多多的商家,因為平臺給他們的補貼和這個保障,所以不用擔心因為價格低而賠錢。為了增加銷售額,一些商家選擇進一步降低產品的售價。當然,補貼不可能是永久性的,只要拼多多商家占據了足夠的市場份額,補貼自然就會取消。說白了,就是通過低價競爭(或者補貼商家的方法)占領市場,只要占領了市場份額后,商品的價格還不是商家說了算?
商品質量參差不齊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就是指拼多多的低價背后,其實有很多“以次充好”的商品,正是因為這些商品的存在,很多商家為了“盡快出手”,不斷降低價格,最終導致人們把拼多多視為“山寨”、“劣質”的代名詞。但其實拼多多一直在控制這些東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拼多多上的大部分商家都是開店賣積壓庫存
眾所周知,淘寶平臺基本上都是賣一些當季熱門爆款商品,很受追求時尚的消費者推崇。而同一家店,拼多多平臺上賣的商品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商品本身就是積壓庫存,在淘寶上賣不出去,只能到拼多多平臺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應該是國內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之一了,成立三年后就赴美上市了。隨后,京東和阿里都學起了拼多多,比如京東推出京喜,阿里推出淘特,主要就是搞得拼多多那一套,聚焦下沉市場和下沉市場用戶的日常剛需供給。
據數據顯示,淘特AAC(年度活躍消費者)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已突破3億;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年,淘特的年度支付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00%。回顧整個中國電商發展史,這種成長速度很難找到第二個。要知道,淘特誕生僅兩年,并且是在疫情影響下最艱難的兩年。
5月27日,拼多多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當季度實現營收237.94億元,同比增長7.34%,這是繼去年第四季度末2.57%的增速之外,2017年以來第二低的營收增速。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7.513億,相比去年第四季度末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7.334億,小幅增長2.38%。而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戶自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環比減少810萬。
此外,自去年3月17日黃崢正式從拼多多退休后,已經過去了436天。在退休期間,黃崢的財富也大幅縮水。根據福布斯排名,黃征的財富從2021年的553億美元減少到今年的113億美元。
拼多多的存在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未來如何發展,還需要根據用戶的反饋來考慮,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蒙眼狂奔的時代已經過去,精耕細作和重視質量,轉化、留存,或許是拼多多的出路之一”,有業內人士評論道。
最后,對于拼多多價格便宜這一事,你如何看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