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 直播課堂讓中國學生“停課不停學”
“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早上8點,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的數學老師劉小琴開啟了她的第一次直播課堂。1701班的54名學生雖然不在教室,但都已做好學習準備,整齊地在屏幕上打出“1”。
為了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中國各地出臺延遲開學的規定。為保證正常教學,阿里釘釘發起“在家上課”行動計劃。疫情期間,釘釘“在線課堂”功能免費向全國大中小學開放,支持百萬學生同時在線上課,并覆蓋廣大農村地區學校。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日前表示,教育部正在統籌教學資源,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
教齡13年的劉小琴坦言,網絡直播課堂多少還是讓她有些緊張,“擔心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現在是高三的關鍵時刻,每一節課都很重要。”為了讓學生進入狀態,她每天都要花更多時間備課。
和老師在視頻中見面,1701班的學生們都覺得很新鮮,積極在直播中跟老師互動。“一堂課下來注意力非常集中,學習效果也很好!高三的時間分秒必爭,網絡上課可以節省路上的時間用來學習。”學生任文茹說,原來在學校里,記筆記和聽講有時候會顧此失彼,現在每節課的視頻都會存到云端供大家反復觀看,自己可以集中精力聽講。
據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尹駿介紹,釘釘“在家上課”計劃有兩種授課模式,“大班”模式由教育局統一組織名師在線直播,供全市縣學生觀看;“小班”模式由學校老師自己在線開課。
“上完課后發現自己多慮了。平日里不活躍的學生也非常積極,學生有問題可以通過文字和語音向我反饋,我也可以就某個問題向指定的同學提問,基本上可以照顧到每位同學。”劉小琴說,下課后還可以在軟件上布置作業和舉行考試。
呂玉剛說,“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
“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尤其是在疫情面前,互聯網更是體現出了它的優越性,相信孩子們的學習不會受到影響。”太原市一名高三學生家長陳巧燕說。
為避免長期看屏幕對視力造成的損害,太原市教育部門鼓勵教師增加語音教學,并提示學生在課間做眼保健操和體育活動。
“目前高三的15個班級如期開課,師生的學習狀態和平時一樣,只是把課堂搬進家里。線上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手段,疫情過去后,線上、線下配合的教學模式也要變成常態化。”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校長馮國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