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炎癥等免疫系統疾病日趨高發,全國首個2型炎癥皮膚病規范化診治協作網建立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加大和環境污染等影響,過敏、炎癥等免疫系統疾病呈高發趨勢,其中,2型炎癥皮膚病尤其高發,這是一系列和過敏相關的疾病,包括皮炎/濕疹、蕁麻疹、類天皰瘡、結節性癢疹等。
近日,中國2型炎癥皮膚病臨床研究與均質化診療項目暨2型炎癥相關皮膚病全國協作網建設項目為101家首批協作單位授牌。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李若瑜教授表示,去年8月,該項目一期的皮炎濕疹數據庫開始數據錄入,目前已成為國內樣本量最大的皮炎濕疹類疾病的數據庫。在此基礎上持續招募協作單位,對協作單位開放數據共享、開展科研培訓,這標志著2型炎癥相關皮膚病向規范化、均質化和標準化邁出重要一步。
專病診療網絡助力提升診療水平
2型炎癥皮膚病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病,其中如特應性皮炎,會貫穿嬰兒、兒童、成人、直到老年整個生命進程,發病率高,疾病長期反復,給患者帶來極大困擾。相關醫學研究中,針對過敏等免疫性疾病的科學研究有限,且缺少大樣本、多中心流行病資料。此外,這類皮膚病種類較多,病因復雜,同時由于缺乏大眾和患者教育,例如諸多特應性皮炎患者常被誤認為是濕疹等普通皮膚病,缺乏對疾病的正確管理,造成延誤或中斷治療,導致病情惡化,亟需加強診治的規范化、均質化和標準化建設。
由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2型炎癥皮膚病臨床研究與均質化診療項目暨2型炎癥相關皮膚病全國協作網建設項目于去年正式啟動,從深度和廣度全面提高皮膚科疾病的診療和科研能力。今年將繼續廣泛開展臨床研究、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和科普宣教,同時建立2型炎癥皮膚病全國協作網,全面開放國家中心的資源支持協作單位的實踐,助力中國2型炎癥皮膚病的診療水平提升。
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李航教授表示,真實世界研究是未來臨床醫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大數據協作機制建立的重要價值在于,通過有效統計、分析數據來指導醫院的臨床實踐,從而提升診療水平和促進患者的長期疾病管理。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超過200家協作單位加入,2022年項目將計劃招募200家新的協作單位。
《中國皮炎濕疹及特應性皮炎診療現狀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同期發布,計劃今年下半年出版。作為中國2 型炎癥皮膚病臨床研究與均質化診療項目的第一個成果,項目組利用2021 年12 月31 日前收集的8084個有效病例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將結果總結成這本藍皮書。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汪旸教授表示,這份藍皮書將成為全國首個大規模的針對皮炎濕疹類疾病診療現狀的報告,從多維度反映了我國目前皮炎濕疹及特應性皮炎的診療情況和診治方向,對推動2型炎癥性皮膚病的診治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全國首個皮炎濕疹數據庫“摸清家底”
項目持續取得突破性進展,得益于利用數據庫快速“摸清家底”和協作單位的支持。李航教授分析,過去,從診斷到治療的規范化程度嚴重不足,臨床上2型炎癥皮膚病的診斷率并不高,疾病嚴重程度被嚴重低估,以特應性皮炎為例,過去診斷率很低,很多特應性皮炎都被冠以“濕疹”診斷。與此同時,隨著新藥不斷上市,針對中國人群如何合理化應用也需做大量研究。開展規范化診療的當務之急是摸清家底。
去年項目啟動后,建立了國內最大的皮炎濕疹真實世界數據庫,也是目前國內首個針對皮炎濕疹的多中心臨床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的項目。李航教授介紹,“中國的醫生有很多病人和豐富的經驗,我們應該把數據用科學的方法沉積下來進行分析統計,最終指導臨床實踐,一年以來,我們取得了多項突破性進展,在100家協作單位開展院內項目啟動會,共有224家協作單位參與到2型炎癥項目中,錄入患者數據達到18000余例,各方齊心協力探索專病臨床研究和規范診治,進一步推動醫療均質化。”
2型炎癥皮膚病高發,亟需規范診療
2型炎癥性皮膚病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幾十年間患病率逐漸增加,其中尤其以特應性皮炎高發且常見,它是一種系統性、特應性疾病,往往有劇烈的瘙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020年《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75.8%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對治療和長期管理不滿意,超過10%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存在自殺傾向,有71.2%的患者曾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被歧視的經歷。
汪旸教授強調,早期罹患特應性皮炎,也往往提示患者未來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癥相關疾病風險更高,根據數據庫分析我們發現,特應性皮炎患者共病以過敏性鼻炎為主,其次為食物過敏和支氣管哮喘。由于疾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特應性皮炎患者往往忍受著比疼痛更難忍的瘙癢,被確診后亟需規范化診療和堅持長期健康管理,患者非常期待創新的治療方式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我國特應性皮炎在診斷、治療和綜合管理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汪旸教授指出,在治療方面,靶向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物的出現給臨床醫生帶來了新的治療武器,為更廣泛患者群體帶來安全有效的治療新選擇。得益于新藥的快速上市,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目前中國唯一獲批可用于治療兒童、青少年和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生物制劑,可通過阻斷特應性皮炎關鍵致病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發揮作用,為患者的長期維持治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