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關注男性健康,遠離高危腫瘤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 斷加快,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廣泛流行,環 境污染、職業暴露等因素的逐漸累積,我國癌癥防 控形勢十分嚴峻。2015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約392 萬,死亡人數約233萬,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 升趨勢。
《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15個重大專項行動之一即為癌癥防治行動,行動目標之一是癌 癥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到2022年和2030年分別不 低于70%和80%。同時在個人層面倡導通過學習癌 癥核心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防癌體檢等 措施積極預防癌癥發生。那么男性更容易發生那些腫瘤呢?那些人群屬于高危人群,需要及時篩查呢?

2022年2月27日,國家癌癥中心公布我國2016年癌癥發病數據:2016年新發406.4萬人,癌癥發病率為186.46/10萬,其中男性為207.03/10萬,遠高于女性發病率168.14/10萬。
由統計數據知道:男性中發病率前5位腫瘤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腸癌、食管癌;其中肺癌發病率接近50/10萬,其他4種消化道腫瘤發病率為75/10萬,前5位腫瘤的總發病125/10萬,占男性總發病率的一半還要多。明顯不同于女性前5位腫瘤:乳腺癌、肺癌、甲狀腺癌、腸癌、子宮癌。
從發病率看出:除位于第一位的肺癌外,其他4種癌癥都跟消化道相關,這可能跟男性的生活習慣不良有很大關系,因此,男性更要注意消化道腫瘤的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取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胰腺癌比較難以早期發現,目前臨床上只有不到30%的胰腺癌患者被發現時還能有手術的機會,絕大部分患者一發現腫瘤就已是中晚期。這是因為,一是胰腺所在的解剖部位特殊,二是胰腺癌臨床癥狀不典型。有些患者以胃疼為表現,往往先期會按照胃病進行一系列的檢查,而在反復胃部檢查的過程中,忽略了胰腺的檢查,使病情有所貽誤。胰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抽煙、喝酒、肥胖、高脂飲食、炎癥的反復刺激等。
對于有一定年紀、有胰腺癌家族吏、有膽道系統疾病者,要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體檢。因為胰腺位置較深,B超并不能很清晰地進行觀察,需要做腹部增強CT或磁共振檢查。這樣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對于患者來說,如果能早期發現腫瘤,其獲益將是巨大的。胰腺癌的早期發現有很高的技術要求,高危人群最好到專科的腫瘤醫院進行定期檢查。
戒煙、戒酒對于腫瘤預防有重大相關
雖然腫瘤的具體發生發展機制仍有很多地方有待明確,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 不良的生活方式與癌癥也有很大的關系, 比如抽煙、喝酒、食用變質食品等都可能是導致癌癥發生的因素。對于一些已經明確的致癌因素, 一定要注意預防、規避。例如, 85%的肝癌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如果把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控制好, 就會降低發生肝癌的危險, 人群患病率會大大下降。腫瘤的發生原因并不是單一的,還以肝癌為例,雖然近年來由于肝炎控制水平提升,使肝炎引起的肝癌發生率有所下降,但因為酒精性肝病、免疫性肝病發病率上升,由這些疾病引起的肝癌卻有上升趨勢。
哪些男性人群需要定期篩查?
長期吸煙、長期飲酒、慢性乙肝、胃腸道息肉、幽門螺桿菌陽性、年齡大于55歲的男性人群應該及早進行相關癌癥篩查。因為胰腺癌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人群關系更密切,這些人群要注意針對胰腺的檢查。
(作者:張峰浩 江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