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吃糖竟然防蟲牙?
糖,近年來已經成了營養界的大毒草,不管是減肥還是保健,都唯恐避之不及。而糖對于口腔健康的負面影響則是更加深入人心,吃糖會蟲牙,這是幼兒園小朋友都知道的。但這個事,最近有了點小反轉。最近我翻閱口腔醫學期刊時,有一則封二廣告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要知道這種專業學術刊物上是很少有廣告的,有的話也是些牙科工具材料之類的,而這個廣告是棒棒糖廣告,這簡直就是來砸場子一樣的,就好比中學課外輔導書上登網游廣告一樣,非常出位。而且廣告語也非常新鮮“無糖棒棒糖—健康愛牙新潮流”,左下角還列舉了不少參考文獻,這一點倒是非常像期刊。吃糖不壞牙就不錯了,還能“愛牙”?好奇心驅使我來到了 PubMed……相關的幾篇文章粗略看下來就可以知道,這是美國UCLA任職的華人口腔科學家施文元教授課題組的成果,也是咱們華人的驕傲。他們發現了一種植物提取物——甘草莖醇A (Glycyrrhizol A),這種物質也是甜的,而且它可以抑制變形鏈球菌??吹竭@是不是已經有點看不明白了,我簡單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的口腔中常駐有近千種細菌,這些細菌中有好有壞,都算是我們的一部分,其中有那么幾種現在已經研究得非常清楚了,它們就是齲齒的罪魁禍首,我們將之稱為致齲菌,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就是變形鏈球菌。這種細菌將它攝入的各種食物殘渣轉化為酸性物質,并且將這些酸聚集在牙齒表面,對牙齒形成腐蝕,造成齲齒。我們每天刷牙,就是為了盡可能地減少口腔中這種壞細菌的數量,讓它們來不及形成氣候影響牙齒質地。
但刷牙這件事,要想做好難度很大,很多人竭盡全力也只能清除口腔中的六七成細菌,還有不少是刷不干凈的,這時候剩下的細菌都是些什么成分就至關重要了,如果好細菌占優勢,那么口腔中就能夠保證一個相對健康的環境了;而如果我們剛才提到的變形鏈球菌還剩下不少,那么可能就要面對那個非常艱難的問題了:“我每天都刷牙,為什么還有蟲牙?”這種人和人之間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口腔內細菌的構成不同造成的,容易得蟲牙的人嘴里總是能發現更多的變形鏈球菌,我們稱這類人為齲高危人群。成人尚且如此,小朋友們的處境則更加危險,要知道我國學齡前兒童的患齲率高達50-70%,也就是說我國的三歲兒童中有一半,嘴里都是有壞牙的。造成齲齒在兒童中高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乳牙質地軟,易于被腐蝕;兒童口腔衛生維護困難,兒童和家長都很難做到日常有效清潔口腔;兒童自制力差,愛吃致齲性食物,比如糖果。所以,要想提高兒童口腔健康狀況,我們要用含氟牙膏或涂氟來增強乳牙質地;我們要向家長介紹正確的刷牙工具和方法;我們要科學地控制孩子糖果的攝入糖果或者零食怎么吃是個科學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吃糖的頻率要比吃糖的總量更關鍵。
每當孩子吃了糖,在變形鏈球菌為首的一系列細菌作用下牙齒開始被酸腐蝕,但我們還有唾液的緩沖和沖刷作用,pH 值會在一兩個小時后回到中性,牙齒也就不再被腐蝕了,甚至可以修復剛才受到的腐質。但如果隔一會孩子就吃一粒糖,那么口腔中就將長時間處于酸性的環境,牙齒的腐蝕破壞就不可避免了。所以,有三塊糖,孩子一口氣把它們都吃掉,要好過玩一會吃一塊。國外曾有的家長給孩子推行一種吃糖的規矩,那就是每周一到周六不能吃糖,但周日的某個時間,糖果盒子就放在孩子面前,可以隨便吃。讓孩子吃糖的需求集中釋放,吃完清水漱口,對牙齒的影響就要小得多?,F在我們知道了變形鏈球菌和糖和齲齒之間的關系,如果有一種糖,細菌吃了以后不會產酸,那么是不是就能減少齲齒的發生?但事實上沒有這么簡單,木糖醇就是一種細菌吃了以后不產酸的糖,但這還不夠,僅僅是吃木糖醇不產酸,還不足以減少齲齒的發生,因為我們還吃很多別的食物,而且木糖醇并沒有抑制致齲菌的作用。美國兒童牙科學會2015年專門為木糖醇發了一份指南,木糖醇的防齲或者抑菌效果,仍有待進一步證實。那么再進一步,如果有一種糖吃了以后可以殺死或者抑制變形鏈球菌,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減少齲齒的發生了?甘草莖醇A 就是這么一種物質。施教授團隊發現了這一成份以后就用它做成了棒棒糖,little wanddy(倍齒樂):)
體外實驗證實甘草莖醇A 可以殺滅變形鏈球菌
每天給小朋友吃兩塊含有甘草莖醇A 的棒棒糖,吃上一兩周,就可以觀察到齲高危組小朋友口腔中變形鏈球菌的數量急劇減少。并且這種減少在停止吃糖后還保持了三周的時間
同時,經各種毒理和安全性測試,這種糖是非常安全的。
總結一下,愛得蟲牙的人嘴里一般都會有更多的變形鏈球菌,現在我們發現了一種糖,可以安全有效地幫助我們抑制變形鏈球菌,使得細菌的量降低到跟普通人一樣的水平,甚至可以更低。雖然目前還沒有長期觀察的研究直接告訴我們,這個糖堅持吃就可以減少蟲牙,但我們可以有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如果孩子吃糖這件事很難控制,本身又是一個愛長蟲牙的“體質”,那么吃這種糖會對牙齒更好。轉自:許桐楷
參考文獻: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sugar-free herbal lollipop that kills cavity-causing bact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2011) 3: 13-20.
Oral Bio?lms: Pathogens, Matrix, and Polymicrobial Interactions in Microenvironments. (In Press)
Clinical reduction of S. mutans in pre-school children using a novel liquorice root extract lollipop: a pilot study; European Archives of Paediatric Dentistry // 11 (Issue 6).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