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 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
男女比例失衡,對于一方偏多的情況是很不好的。對于這樣的情況,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男女比例為什么會失衡?重男輕女導致男女比例失衡這個問題自從計劃生育之后就一直存在,近些年來更是越發的嚴重了!
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
剛剛集體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批“00后”,將在兩年之后陸續迎來適婚年齡,然而,他們將遭遇一個挑戰:性別比失衡。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00后總人口大概1.46億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萬。其中,每一個年齡段男生大約比女生多100萬左右,甚至更多。
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陸杰華指出,男性人口基數多于女性,使得婚姻擠壓問題將更加嚴峻?!耙环矫嬲w男性多,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出現很多難以找到結婚對象的男性。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等因素,均會影響未來社會婚姻狀況?!?/p>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根據各地發布的統計報告,不少地區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超過30歲。
“00后”男女比例失調
2000年出生的00后,現在正好18歲,大多數在今年正式步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他們也即將進入適婚年齡。然而,根據國家人口普查年鑒數據顯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為118.23(女=100,以下同),其中男生783萬,女生662萬,男生比女生多121萬。
此后幾年,男女比例一直在117-121之間。2001年出生的男女比例為118.45,男生773萬,女生652萬,男生比女生多120萬;2002年出生的男女比例為118.9。而到了2009年,出生人口男女比例達到了121.06,男生為858萬,比女生多150萬。
這一數字遠超“80后”的水平,80年代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基本在102以下。然而,進入90年代之后,這一數字快速上升,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1995年之后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超過了110。
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 男女比例為什么會失衡
2018-09-07 09:19:09 山西一霸
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男女比例為什么會失衡?重男輕女導致男女比例失衡這個問題自從計劃生育之后就一直存在,近些年來更是越發的嚴重了!
性別比例失衡加劇是什么原因
剛剛集體步入大學校園的第一批“00后”,將在兩年之后陸續迎來適婚年齡,然而,他們將遭遇一個挑戰:性別比失衡。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數據,00后總人口大概1.46億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將近1300萬。其中,每一個年齡段男生大約比女生多100萬左右,甚至更多。
北京大學人口學教授陸杰華指出,男性人口基數多于女性,使得婚姻擠壓問題將更加嚴峻。“一方面整體男性多,特別是一些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出現很多難以找到結婚對象的男性。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等因素,均會影響未來社會婚姻狀況?!?/p>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之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根據各地發布的統計報告,不少地區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齡超過30歲。
“00后”男女比例失調
2000年出生的00后,現在正好18歲,大多數在今年正式步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他們也即將進入適婚年齡。然而,根據國家人口普查年鑒數據顯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為118.23(女=100,以下同),其中男生783萬,女生662萬,男生比女生多121萬。
此后幾年,男女比例一直在117-121之間。2001年出生的男女比例為118.45,男生773萬,女生652萬,男生比女生多120萬;2002年出生的男女比例為118.9。而到了2009年,出生人口男女比例達到了121.06,男生為858萬,比女生多150萬。
這一數字遠超“80后”的水平,80年代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基本在102以下。然而,進入90年代之后,這一數字快速上升,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1995年之后出生人口男女比例超過了110。
這一男女比例不平衡并未在進入2000年后止住,反而有上升的勢頭。其中2001-2005年出生的男女性別比為118.66,2006年到2010年出生的男女性別比為119.12。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2010年出生的總人口大約1.46億,其中男生7952萬比女生6688萬,多出1264萬。西安交通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認為,正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在106,也就是100個活產女嬰,大概對應于106個活產男嬰。
但中國的出生性別比在1980年代以來逐漸升高。普查數據顯示,到1990年出生性別比超過了110,也就是男生比女生比例是1.1:1。而2000年出生性別比數據在120左右,也就是男女生比例接近1.2:1.。
“正常情況下,出生后男性比女性的死亡水平要高一些,但中國的情況相反,反映了社會對男孩的偏好和對女孩的歧視?!?0后’性別比大幅失調的結果是男多女少,使得男性選擇配偶的競爭激烈起來,有部分家庭貧窮的男性沒有辦法成婚。這對社會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姜全保說。
男女比例失調有什么后果
先從形成原因說說:城市的男女比例比較正常,鮮明對比的主要在農村,農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換位思維,你如果是農村人,肯定想生男孩,而且越是計劃生育普及的比較完善的地區,比例越明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孕后B超,如果得知是女孩就打掉,生出來就掐死。導致非常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由此發展,15個男人分1個女人的現實將不在是玩笑。
獨生子女政策帶來了諸多問題。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的生育率會逐漸下降。計劃生育政策會加劇生育率的下降。除了低生育率,獨生子女政策還帶來了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即男女性別比例失調。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大致在103:100到107:100之間,這基本上處于正常范圍。80年代中后期,性別比開始持續偏離正常值,90年代以后,男嬰和女嬰比例一直超過110:100,甚至有好幾年超過了120:100。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的出生人口性別比是115.88:100,這跟正常值105:100的差別有多大呢?為方便計算起見,我們假設全社會生一孩、二孩、二孩的家庭各占三分之一,不考慮其他因素,平均來說3對夫妻生6個孩子,出生率為2。但下一代的這6個孩子可以組成多少對夫妻呢?如果男女比例恰好是100:100,那么這6個孩子恰好能組成三對夫妻。如果男女比例是200:100,也就是說,有4個男孩,2個女孩,那么只能組成兩對夫妻。依此推算,如果男女比例是105:100,可以組成大約2.93對夫妻,比上代減少了2.3%;而如果男女比例是116:100,只能組成2.78對夫妻,比上一代減少了7.3%。中國人口基數這么大,這5%的差距意味著將有數千萬男性無法找到匹配的女性。按照學者李建新推算,到2020年,2234歲男性人口將比其婚配的女性人口多26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