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省級初審驗收
原標題:靜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省級初審驗收
7月14至15日,由省文旅廳改革發展處二級調研員易福華和山西大學教授、驗收組組長劉改芳組成的省級初審驗收組來靜樂縣,就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進行初審驗收。忻州市文旅局四級調研員杜瑞卿,靜樂縣委書記宣文曉,政府縣長居清平,縣領導武衛東、吳劍珍、李紅霞、梁燕珍以及省市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驗收組一行實地調研了中國藜麥之鄉產業園、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旅游集散中心、天柱山景區、全域旅游大數據中心、岑山書院、臺駘景區項目建設工地、程子坪產業示范村、牛欄小鎮等地,通過實地考察調研,查閱相關文件、資料和檔案,對靜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和指導。
反饋會上,居清平圍繞“搶抓機遇乘勢發力標準化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工作”,從基本情況、主要做法、特色亮點、今后工作重點等四個方面匯報了靜樂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情況。介紹了近年來靜樂縣堅持走生態農旅融合發展之路,依托“太原后花園、忻州特色縣、鄉村橋頭堡”的發展定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藜麥之鄉、中國天然氧吧和中國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有關情況和經驗做法。
評審驗收組經過明察暗訪、實地調研、審查資料、會議質詢和專家組審議等環節,對靜樂縣近年來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等方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發展工作,城鄉建設水平高,全域旅游環境好、氛圍濃,創建工作和旅游產業取得的成績突出,同意靜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省級初審驗收。
易福華對靜樂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指出了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他希望靜樂縣要繼續在做優服務品質上進一步下功夫,推進“旅游+”模式的深度融合。要搶抓歷史機遇,注重示范引領作用,在文旅品牌影響力上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梳理人文資源、深入挖掘底蘊內涵,全力打造精品文旅品牌,不斷提升影響力和吸引力。要加強工作統籌,完善全域旅游發展長效機制,凝練總結全域旅游創新做法,形成全域旅游創建的靜樂模式,為全省全域旅游發展樹立標桿、作出表率。
宣文曉表示,各位專家的點評實事求是,切中要害,提出的意見建議具有科學性、建設性、前瞻性,靜樂縣將高度重視、認真整改、持續提升。下一步靜樂縣將以更高站位謀劃全域旅游、更大力度推進全域旅游、更實舉措提升全域旅游。一是聚焦問題短板,堅持“全方位”整改。要把各位專家指出的問題、提出的整改意見和建議,逐條進行梳理剖析,盡快整改到位、落到實處,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不斷鞏固創建成果,推動全縣旅游產業由粗放向精細,由分散向集約,由景點向全域的健康發展。二是突出生態特色,堅持“全域式”提升。將以此次初審驗收為新的起點、新的挑戰,堅持綠色發展主線,進一步融入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扎實推進生態農旅業態融合發展,依托天柱山景區、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等現有旅游資源,不斷開拓思路,做好縣域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和整合,著力提升全縣旅游發展水平。三是注重多元融合,堅持“全產業”發展。堅持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按照“差異化、精品化”的思路,做好“旅游+”文章,加快國家濕地公園以育促保、以旅促保,培育一批地域性、標志性強的產品,進一步挖掘以靜樂剪紙、刺繡、道情、八音為代表的靜樂民間文化,在鄉村培養更多的能工巧匠、非遺傳承人,讓剪紙、刺繡等手工藝品賣出好價錢,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四是圍繞共建共享,堅持“全社會”創建。要將全域旅游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政策和項目管理上為文旅產業發展建立綠色通道,讓智慧城市與全域旅游有機融合,加快培養和引進適應靜樂文旅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幫扶指導鄉村旅游發展。樹立“處處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堅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力推動靜樂旅游示范創建工作再上新水平、實現新突破,為縣域高質量轉型發展增彩添色。(靜樂縣融媒體中心)
來源:掌上靜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