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紅隼健身、分析翠鳥體重變化……南京這個中心為700多只動物提供“定制服務”
原標題:陪紅隼健身、分析翠鳥體重變化……南京這個中心為700多只動物提供“定制服務”
央廣網南京7月17日消息(見習記者王姝姝 實習生李濟初 顧煬威)黑水雞善水,需要提供一個“迷你泳池”;分析一只還沒雞蛋大的翠鳥連日體重數據的“微弱變化”,關注“小鳥胃”及時調整其進食次數;對于飛行能力不夠強的紅隼,要根據天氣和其狀態提供“健身”服務……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內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每天都在上演這些場景。
中心成立于2011年,至今已有11年,是江蘇省及南京市兩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據2022年上半年接收量統計,這里僅本土動物就有61種,外來動物19種。目前在這里接受救助的動物有700多只,需要多名飼養員和志愿者配合才能完成每天工作。
救助的小動物(央廣網發 顧煬威攝)
這里的飼養員也和其他場館的飼養員不太一樣。他們不僅是一類動物的飼養員,而是中心所有小動物的“大家長”。小動物沒有“高低之分”,飼養員并不在意他們是否是登上報刊的“珍稀動物”。作為“大家長”,可以說他們“一碗水端平”,給不同的小動物提供不同的幫助。
照顧救護中心本土動物的飼養員每天都會確認動物的情況,重點觀察新來的動物和情況不穩定的動物。你知道雛鳥一天要吃幾頓么?其實就連飼養員也說不清楚。給不同的雛鳥們補充水,制作食物等都是他們最基本的工作。負責這個區域的飼養員和志愿者經常喂食過一圈動物后,看到才喂的雛鳥又張著嘴嗷嗷待哺。只要看到它們張開大嘴,根據他們的狀態,飼養員會給它們喂食。很難說清養活一只雛鳥一天到底需要喂幾次,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才能干好這份工作。
盡管每一個舉動充滿愛心,但飼養員們卻不得不顯得“冷淡”。照料小動物時,飼養員會刻意與它們保持距離,甚至故意冷淡。中心里所有的動物都沒有名字,飼養員不會跟動物建立聲音或者情感上的聯系,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動物保持野性和警惕性,幫助它們更好回歸自然。
照料鳥類(央廣網發 顧煬威攝)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介紹:“這幾年本土動物越來越多,猛禽救助也有一定數量的增長,一些動物經過積極救治后康復,再經過科學的評估放歸,現在放歸的比例基本在40%到50%左右。”
同時,中心飼養員建議,如果市民朋友們遇到野生動物,首先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冒然觸碰野生動物。其次,市民朋友們可撥打收容救護中心的咨詢電話或撥打1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