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保險:全國首次!試管嬰兒納入醫保報銷,試管嬰兒費用到底有多高?(2022年試管嬰兒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嗎)
原標題:保重保險:全國首次!試管嬰兒納入醫保報銷,試管嬰兒費用到底有多高?
今年的2月21日,北京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消息一出就炸了鍋。
自去年5月31號頒布三胎政策以來,全國各地紛紛出臺不少鼓勵生育的配套政策。而之前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的呼聲一直很高,沒想到這么快就安排上了!
一、輔助生殖技術終于進醫保了!
2月21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發文,規范調整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其中就有16個輔助生殖技術項目!
北京市醫保局官方通知
文章內容大概是:
為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在費用可控、確保醫保基金可承受的基礎上,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
據了解,該政策將于3月26日落地,適用于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非公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照執行。
目前北京具有輔助生殖資質的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有15家,包括北醫三院、北京協和、北京婦產醫院等。
北京16項納入醫保報銷的輔助生殖項目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上升至約12%-18%,但“不孕不育癥”卻一直不在醫保的報銷范疇。
不孕不育的治療費用又極其昂貴,讓不少家庭同時面臨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
將不孕不育納入進醫保可以說是一大創舉了。
二、什么是輔助生殖技術?
輔助生殖技術是目前治療不孕不育的重要方法。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配子移植、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
其中,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技術(IVF)應用最為廣泛的。
三、輔助生殖技術需要花多少錢?
試管嬰兒的費用一般分為四個部分:術前檢查費用、降調節;促排卵藥費;手術費用(包括了B超費、取卵、胚胎培養、胚胎移植費);黃體支持藥物費用(移植胚胎后,需要使用黃體支持藥物)。
試管嬰兒第4代還沒有推行使用,目前主要是1-3代的。常規試管嬰兒技術花費大約是25000-40000 元/周期。
三代試管技術相較一代二代技術價格更高更貴,計費單位是單個胚胎或每個卵,一次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就高達4000元上下。
而在實際的臨床中,通常需要一次取多枚卵子、培養多個胚胎備用。這樣患者做三代試管嬰兒的整體檢測費用將超過萬元以上。
但輔助生殖一次的成功率是有限的,如果未成功則需要繼續嘗試,而連續的治療就會提高花費。
萬一第一次沒成功,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話,等于重復第一次的動作。檢測、促卵、取卵等,花費十來萬的都有,患者的經濟負擔之重可想而知。
而一旦輔助生殖技術進入醫保項目,患者單個輔助生殖周期費用醫保可以覆蓋掉1-2萬元,整個輔助生殖費用可以覆蓋的總額更高。
四、其他城市有希望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嗎?
早在去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高莉建議,將不孕不育診療納入醫保。
高莉代表指出:“不少患者來自農村或者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省城治療不孕不育癥的醫療費用、交通費用、食宿費用等,給本來已經背負著沉重心理壓力的患者又帶來經濟負擔。”
針對此建議,國家醫保局也予以了回復:醫保部門已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藥品納入支付范圍,提升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用藥保障水平。
同時,在診療項目方面,國家醫保局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學測算,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逐步把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北京市的這次創舉將會是一個里程碑,可謂是“前無古人”,但是相信肯定“后有來者”,相信之后輔助生殖服務納入醫保會在全國各地開花,緩解不孕不育家庭的支付壓力,提升我國的生育率。
如果所在的城市暫時沒有將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到醫保,可以考慮異地就醫。
五、寶寶出生后,這些保險要抓緊買!
寶寶出生后的幾件大事,莫過于取名字、上戶口和給孩子上保險。那么, 孩子的保險應該怎么配置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