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廣告、用“暗號”鄭爽風波后,代孕中介依舊“低調見客”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陳麗娜汪鵬翀
鄭爽事件引發的蝴蝶效應“席卷”全國。風暴眼中的中介,猶如驚弓之鳥,一夜之間刪除了各個社交平臺上的“隱晦”廣告。
然而,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其中大多卻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圖說:位于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上一座商務大樓內的中介仍正常接待客戶。汪鵬翀攝)
200萬粉絲的微博母嬰大V,一夜之間刪除廣告
近日,有網友向記者反映微博賬戶名“洛杉磯胖爸爸”的用戶此前公開宣傳海外業務。其賬戶主頁顯示為微博認證的母嬰育兒博主,擁有215萬粉絲,個人簡介為喜多赴美創始人。
目前,喜多赴美官網已無法打開。根據網友此前提供的截圖顯示,該公司提供美國、俄羅斯等業務,包括不同的套餐與價格。

(圖說:截圖由微博網友提供)
“洛杉磯胖爸爸”還曾在微博發文,是“女人之間的互相幫助,有錢的女人請收入低的女人幫忙懷孕。每一個做代媽的女人都是很開心的”。
就在鄭爽事件發酵后,記者發現該用戶于1月20日前后刪除了此前發布的所有圖文,那段“女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令人咂舌的言論也已被刪除,并將微博設置為僅公開半年內發布的內容,官網也無法顯示。

(圖說:截圖由微博網友提供)
記者通過天眼查搜索“喜多赴美”信息,“喜多赴美”所屬企業為上海西多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注冊地在上海崇明。
其經營范圍為商務信息咨詢,旅游咨詢(不得從事旅行社業務),投資咨詢,營養健康咨詢服務,從事醫療、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
然而,供卵、移植等醫學操作屬于診療手術,并未在其經營范圍之內。此外,其靜安分公司于2020年12月9日注銷。
記者線下暗訪,“為避風頭不建議客戶來公司面談”
記者以客戶身份聯系了喜多赴美醫療個案經理楊小姐,她表示公司提供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服務。
“美國部分州和俄羅斯允許,會有很好的法律保障。其中,俄羅斯項目性價比較高,總費用在60萬元人民幣,不包括委托方在境外的吃住行和往返機票;美國的費用是在110萬人民幣左右。”
喜多赴美在上海有辦事處,但楊小姐并不建議記者過去:“臨近假期了,我們目前先不安排直接面談,您可以春節假期之后到我們公司來考察。”
不過,記者在搜尋到其上海辦事處地址后,前去暗訪,發現所在地即為原先已注銷的靜安分公司地址,位于靜安區南京西路上一座高端商務樓中。

(圖說:接待客戶的紙杯印有“洛杉磯胖爸爸”圖文。汪鵬翀攝)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墻上掛著的是“上海喜朵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醫院管理,從事醫療、醫藥、生物、網絡、信息、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同樣不包含醫學操作。
與一般公司不同,這家公司內沒有任何介紹公司業務的宣傳資料,只有辦公桌與電腦,公司門口也只有“喜多國際”四個字。
天眼查官網顯示,今年1月6日,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進行了1.5萬元的行政處罰,處罰事由為“非醫療機構發布醫療廣告的,或者醫療機構以內部科室名義發布醫療廣告的”。

(圖說:天眼查官網截圖)
上海喜朵醫療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西多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不難發現,這兩家公司的命名都與“喜多”發音相似。此外,記者還發現,喜朵醫療的實際控制人曾是西多商務的投資人,于2016年9月退出。
會面時,楊小姐表示,近期不建議顧客面談是“避風頭,低調一點”。同時,她一再保證進行業務,客戶與公司兩方都不存在違法風險,“客戶只需與我們簽訂一份居間服務協議,付一筆訂金。合同是與我們在美、俄的外國公司簽”。
為了打消記者的顧慮,她表示孩子生出來后辦理落戶手續等,公司也都會提供幫助。“疫情期間,國外的孩子我們都安全帶回來交給客戶了。”楊小姐說,春節前后,還有多位客戶的寶寶即將回國與父母團聚。
法律面對的新挑戰:游走在灰色地帶的中介
縱相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12月,上海市打擊、“兩非”(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人工終止妊娠)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開展了打擊專項行動市級綜合督查,由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藥品監管局相關領導帶隊,對全市16個區打擊綜合監管工作進行督查。
對此,靜安區衛健委監督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縱相新聞,自2018年新《廣告法》施行后,市場規范與廣告行為由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市場上較多的是中介,他們提供接洽服務,但不操作具體醫療活動。
“中介行為是一種商業行為,由市監局管理。如果在機構內開展相關醫學行為,則由我們管理。”
在我國,是被明令禁止的。中央政法委員會官方“政法委長安劍”發文稱,“把女性的子宮當作生育工具,把新生的生命當作商品買賣,甚至隨意丟棄,這條隱秘的黑色產業鏈打著法律的擦邊球,不止損害女性健康、物化剝削女性,更是踐踏公民權益、敗壞人倫道德。”
但是,目前對于個人和中介機構從事相關業務的行為,法律上并沒有明確處罰說明。
而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除了“洛杉磯胖爸爸”,記者輸入關鍵詞,發現還有“美國試管嬰兒戚戚Super戚戚”、“俄羅斯試管嬰兒禧孕”等多個發布業務廣告的賬號。
這些賬戶背后的個人與機構在宣傳業務的同時,將自己美化為“拯救者”——“為處于經濟弱勢地位的女性提供一份報酬豐厚的工作”。或許是為了規避敏感詞風險,他們用“”拼音的首字母“dy”、“試管嬰兒”、“愛心媽媽”來暗指業務。

(圖說:微博用戶發布的廣告)
對此,上海蘭迪同性權益法律服務團隊常俊蘭律師指出,關于方面的法律規定只有三個部門規章:
2001年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2003年的《衛生部關于修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與人類精子庫相關技術規范、基本標準和倫理原則的通知》以及2015年的《開展打擊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從法律性質上講,上述三個法律文件,他們都只是部門規章,在我國的法律效力體系中,部門規章處于低級的效力等級。”常俊蘭表示,從這個角度講,其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上述規章中打擊的對象都僅為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對于相關處罰,僅在2001年《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有體現:醫療機構違反規定,實施行為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3萬元以下罰款,并給予有關責任人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萬元以下的處罰,相較于產生的高額利潤而言顯然是不能達到懲罰目的的。”網絡社交平臺也并非法外之地。常俊蘭說,根據《民法典》,網絡平臺針對用戶在其平臺發布廣告的行為是有監管義務的,否則需要承擔相應的連帶侵權責任。其次,從《廣告法》上亦可對其行為進行約束。
微博制定了《微博投訴操作細則》。其中,第四章違法信息界定包含三個類別,第一項即是“含有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內容的信息”。
記者就“拉拉生子找胖爸爸”這一賬號發布圖文進行舉報,截至發稿前,已過去6個工作日,投訴狀態仍為“等待處理”。

(圖說:投訴狀態仍為“等待處理”)
記者此前致電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其轄區內公司——上海西多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法人在微博發布廣告。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審查,其涉嫌“非醫療機構發布醫療廣告”,符合立案條件,決定立案。
此外,記者聯系了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其轄區內上海喜朵醫療管理有限公司開展中介業務。一位孟姓工作人員回復,將調查此事。
由于立法層面的缺失,市場監管部門對中介多以超范圍經營、違規發布廣告等進行行政處罰。目前產業在灰色地帶瘋狂攫取暴利,引發諸多糾紛與爭議。
常俊蘭認為,應從國家層面盡快完善有關方面的法律規定,建立健全制約、監管及生育機制,使其制度化、規范化、人性化、法律化,“這是法律要面對的新挑戰”。